精彩小说尽在小马文轩!手机版

小马文轩 > 言情小说 > 爱海沉舟短剧主演是谁

爱海沉舟短剧主演是谁

妙手一月 著

言情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妙手一月的《爱海沉舟短剧主演是谁》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十二月的上寒风裹挟着长江口咸涩的湿像无数细小的冰毫不留情地刺进苏知沐的衣上海站出站口的霓虹灯管在风中轻微震上海二字的猩红光晕被雾气晕染得模糊不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彩她攥着行李箱拉杆的手指早己冻得麻深灰色大衣的毛领上凝结着细小的冰随着每一次呼吸腾起的白在路灯下闪烁如星这是她第三次踏上这片土第一次是大二那年的夏她攥着勤工俭学攒下的八百块独自坐了十...

主角:苏知沐,白远泽   更新:2025-10-08 18:30:4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十二月的上海,寒风裹挟着长江口咸涩的湿气,像无数细小的冰针,毫不留情地刺进苏知沐的衣领。

上海站出站口的霓虹灯管在风中轻微震颤,"上海"二字的猩红光晕被雾气晕染得模糊不清,宛如一幅未干的水彩画。

她攥着行李箱拉杆的手指早己冻得麻木,深灰色大衣的毛领上凝结着细小的冰晶,随着每一次呼吸腾起的白雾,在路灯下闪烁如星尘。

这是她第三次踏上这片土地。

第一次是大二那年的夏天,她攥着勤工俭学攒下的八百块钱,独自坐了十三个小时的硬座来到这里。

在东方明珠塔下,她仰头望着首插云霄的银色塔身,脖子酸了也舍不得低头,首到暮色将玻璃幕墙染成绯红色。

那时她在日记本上写道:"总有一天,我要站在最高处,触摸这座城市的天空。

"第二次的记忆却如同一道未愈的伤疤。

去年年末,作为交换生在复旦进修的她,满心期待地准备着毕业论文答辩。

然而在那个飘雪的清晨,她精心准备的《上海弄堂文化的现代嬗变》研究,却在教授们犀利的质询下溃不成军。

答辩结束后,她拖着塞满资料的行李箱,在南京西路的梧桐树下茫然西顾,最终只带走了黄浦江畔一张模糊的自拍——照片里,她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与身后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形成刺眼的对比。

手机在大衣口袋里震动,母亲的语音裹着厨房炒菜的声响传来:"知沐啊,到上海了吗?

记得先去住处收拾......"苏知沐盯着站前广场上匆匆掠过的人群,突然想起白远泽说过的话。

那是在去年平安夜,他们挤在南京东路的人群里,他举着糖葫芦替她挡住汹涌的人潮,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上海的冬天像只狡猾的猫,看着温柔,冷起来却能钻进骨头缝里。

"那时的他,总爱用这样诗意的比喻,就像他设计的建筑图纸,每一笔都藏着浪漫的隐喻。

行李箱滚轮碾过地铁站台阶的声响惊醒了回忆。

苏知沐摇摇头,将白远泽的影子从脑海里驱赶出去。

她在地铁镜面上瞥见自己的倒影——苍白的脸,紧抿的唇,唯有眼睛还亮着,像是藏着两簇不肯熄灭的火苗。

手机导航显示距离租住的弄堂还有三站,她倚着车厢角落,目光落在玻璃上凝结的水雾上,无意识地勾勒出东方明珠塔的轮廓。

身旁的中年妇人正用上海话打电话,提到外滩的跨年烟花,苏知沐的手指微微蜷缩,指甲掐进掌心。

去年此时,她和白远泽就是在外滩倒数新年,零点钟声响起时,他低头吻去她睫毛上的雪花,烟花在身后炸开成金色的瀑布。

推开弄堂铁门时,暮色正浓。

青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晾衣绳上的旗袍在风里轻轻摇晃。

房东王阿姨操着吴侬软语迎上来,手里捧着刚蒸好的桂花糕:"小苏啊,你隔壁新搬来个小伙子,也是搞文字工作的,你们年轻人肯定有共同话题......"桂花糕的甜香混合着弄堂特有的烟火气息,却让苏知沐想起白远泽公寓里常煮的莲子百合粥。

那时她总调侃他活得像个老干部,他却会在加班深夜变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说:"文人的胃,得用文火慢慢养。

"而如今,她手机里还存着那张拍糊了的照片——凌晨三点的厨房,白远泽系着卡通围裙煮面的背影。

钥匙插入门锁的瞬间,隔壁传来老式留声机的旋律。

苏知沐动作顿了顿,那是肖邦的《雨滴》,和白远泽书房里循环播放的曲子一模一样。

记忆突然翻涌:某个暴雨倾盆的午后,她窝在他的书房修改论文,窗外的雨珠敲打玻璃的节奏,竟与留声机里的旋律完美重合。

白远泽放下画笔,指着窗外说:"你听,这是大自然与肖邦的二重奏。

"此刻,这熟悉的旋律却像一把钝刀,在她心口来回切割。

夜色渐深,苏知沐趴在飘窗上望着弄堂里亮起的暖黄色灯光。

远处东方明珠塔的彩光穿透薄雾,在云层里投下朦胧的光晕。

手机突然震动,工作群弹出消息:明早八点,外滩钟楼,采访沪上建筑设计师白远泽。

钢笔从指间滑落,在稿纸上洇开深色墨痕。

苏知沐盯着屏幕上"白远泽"三个字,耳边似乎又响起黄浦江畔的浪涛声。

去年此时,他们也曾并肩站在外滩,他指着对岸的摩天大楼说:"每座建筑都是凝固的诗,可写诗的人,总怕被读者看穿心事。

"那时的她没能读懂他眼底一闪而过的落寞,首到某个清晨,她在他书房的抽屉里发现了诊断书——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不足三成。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下了起来,淅淅沥沥打在青瓦上。

苏知沐蜷在单薄的被子里,听着隔壁若有若无的钢琴声,恍惚间又回到那个雪夜。

白远泽的大衣带着雪松与烟草的气息,他说"知沐,留下来"时,睫毛上落着细碎的雪花。

而此刻,微信对话框里还留着他最后的消息:"对不起,有些事我必须独自面对。

"那个对话框再也没有新消息,就像他设计的那座未完成的艺术馆,永远停留在了蓝图阶段。

凌晨两点,雨势渐急。

苏知沐打开台灯,在采访提纲上写下备注:保持专业距离。

钢笔尖划破纸面的声音,混着雨声与隔壁若隐若现的《雨滴》,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她不知道,当明天的阳光照亮外滩钟楼,命运的齿轮将再次转动,把她与那个曾让她心动又心碎的男人,重新绞进时光的旋涡。

而此刻,弄堂深处传来的报时钟声,悠悠回荡在湿冷的空气里,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里无数未说出口的故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